风雪壮歌战“沙魔”
2021年12月25日12时,受13级大风影响,乌将线托莫伊站、望丘站、谷峡站、将军庙站以及将黑线等部分区域,遭遇极端恶劣天气。瞬时刮起的狂风夹带着黄沙和积雪,造成
危急时刻,乌鲁木齐工务段立即组织专业科室、将军庙、准东线桥巡养车间干部职工,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全力开展抢险工作。2021年12月28日5时,历经3天的鏖战,受灾害影响的区段线路顺利通车。乌鲁木齐工务段干部职工成功打赢了一场战风沙、抢时间、保畅通的硬仗!
2021年12月25日上午,乌鲁木齐工务段调度指挥中心在接到上级部门紧急通知后,立即按照黄色冰雪预警及大风沙害迅速启动三级应急预案。段长、党委书记全程坐镇调度指挥中心,指挥抢险救灾工作。主管副职领导带领相关科室、车间沉着应对,果断决策,组织抢险队伍乘坐轨道车赶赴抢险现场,进行清雪除沙作业。
由于受灾地段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南边缘,横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线路周边伴有流动沙丘。风吹雪过后,大风将雪下掩埋的沙子一同刮上线路,黄沙夹杂在积雪中,造成掩埋的积雪更加坚硬。
不畏环境恶劣、困难重重的巨大挑战,200余名作业人员与26台机械到位后,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抢险战斗中。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坚强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先锋旗帜。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前,主动领命担起各抢险救援小组的攻坚力量,指挥挖机、铲车等机械进行开挖作业,带领作业人员对线路道心的积沙积雪进行快速清理。
入夜后的抢险现场,灯火照亮了戈壁夜空,机械的轰鸣声和作业的号子声响彻戈壁。将士们不畏疲劳、连续作战,在抢险最前沿构筑起一道道冲不垮的红色堡垒,树立起一面面屹立不倒的鲜红旗帜,谱写出一曲曲恢宏壮丽的抢险壮歌。
在整个抢险救灾现场,广大党员带领职工群众,冲在最前面,守在最险处,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头上。
望丘站告急,将军庙告急,将东、将二矿告急,北山北一道二道和道岔掩埋,表示告急......接到抢险命令后,相关车间早已整装待发,只等风停。将士们在黄沙不影响作业视线的条件下,实施紧急救援。
“用铁锹先将沙雪铲出去。”13时31分,将军庙线桥巡养车间主任蒋永林在望丘站指挥着大伙儿开始清扫设备积沙。现场积沙已将部分道岔掩埋得如戈壁沙滩一般,完全看不出两条钢轨的痕迹。寒风刺骨,黄沙满天,大家的耳鼻口被风沙肆意侵占,直面的狂风甚至让人喘不上气。但伴随着沙子拍打棉衣的沙沙声,他们依旧奋勇直前,持续作业,辗转于每一个岔区,奔波于每一道股道上。线路工高冬冬与工友们站成一排,顺着风的方向将沙雪铲出股道,他们干起活来就像上了发条,有使不完的干劲儿。
车间书记魏长斌带领作业人员冲锋在抢险最艰难的地段北山北站,为救援道路的通行争取足够的时间。他们连续坚守在作业现场,两天两夜几乎没有合眼休息。班长刘廷庭与线路工赵梓明一会儿指挥挖机作业,一会儿又投入到拆护栏、挖积雪、清沙子的队伍中,一刻也不停歇。“吹雪机,快吹!”在大块的雪团用铁锹铲出后,技术员王海鹏组织大家手持吹雪机,对准道岔转辙部分开始吹。当清扫完一组道岔后,他们便和车站进行联系,对清理完的道岔进行试运行,保证设备运转正常。
同样的清沙战斗在通古特至望丘区间进行着,准东线天,将受沙害影响的线路全部清理完毕,消除了安全隐患,保障了货物列车安全畅通。
作为一名车间干部,在遇到清沙抢险救援任务,应当义不容辞的冲锋在第一线,带头进行抢修,虽然环境恶劣、困难重重,但这就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也是我们的使命,我们靠着不畏艰险,无惧困难的勇气,一直坚守到线路平安开通。
这么大、这么难的清沙任务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但是我们凭借乌工人敢打敢拼、勠力同心的干劲儿,完成了这次应急抢险工作。作为一名守护铁路运输的职工,我很骄傲。
我第一次经历这样难忘的沙害抢险工作,连续奋战两天后,我的胳膊都累得抬不起来了。但当时我们丝毫没有时间顾及这些,只想着快点抢通线路,只要线路运输畅通,我们的辛苦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