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武士》:一个装逼男的个人秀
在好莱坞大片不痛不痒、国产片吃力不讨好的现状下,类似于《黄沙武士》这种低成本的引进买断型“批片”,在国内愈发受到业内人士的青睐。平心而论,《黄沙武士》绝非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烂片,“形式大于内容”虽然是它的短板,剧情的烂俗、对白的无力、人物塑造的空虚,也的确存在,但作为一部风格先行并走极端的电影,它好比乌尔善的《刀剑笑》,剑走偏锋,喜欢的很喜欢,厌恶的很厌恶。当然,《黄沙武士》比之《刀剑笑》,还是要差一大截———这话不是自我安慰的意淫,而是真正难得的骄傲。
韩国人试水好莱坞,早已不是一次两次,这回再次以失败而告终。不过,导演李东升的意图还是很明确的,妄图打造韩国人自己的武侠特质,好让中国武侠相形见绌。凭借背后强大的特效团队,外加几个明星,便自我感觉良好,忽明忽暗的色彩让人眼花缭乱,再配搭贯穿始终的慢镜头———不是说这般风格不好,只是用色彩来映衬情感的手法,在没有一个辛辣并有趣的故事的依托下,很难发挥效果。结果该片走入另一个极端,俗称“装逼”。牺牲观众的代入感来凸显画面的华丽,是舍本逐末的最佳诠释。
猜想应该是张东健的英文水平有限,因此影片没有给他安排多少对白。大部分时间里,他总是以一副犀利哥造型出现,迷离的眼神、唏嘘的胡渣、轻噘的嘴角,让人觉得该片本质上是一个装逼男的个人秀。技艺登峰造极的武士,用杀戮来填充空虚,杀的不是人,是寂寞,直至在一个孩童面前停止了挥刀,之后隐姓埋名来到美国西部……故事风格体现了东方武侠高处不胜寒的神韵,但简单粗暴的抖包袱方式,让观众没有多少想象和回味的空间。
影片中的几个角色,除了昔日的“巴布萨船长”有些神韵外,其余一干人等均是打酱油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类似《黄沙武士》风格的电影还真不少,韩国人貌似向来喜吹这么干,比如Rain的《忍着刺客》、全智贤的《小夜刀》、郑雨盛的《中天》……似乎主演都是以摆POSE走时装秀为最终目的,正所谓“烂片烂得相似,牛片牛得不同”。
【权威发布】6月2日0时至24时 天津新增3名本土阳性感染者 均系管控人员
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16号通告:6月5日在全市范围开展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
6月2日0时至24时 天津无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无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自6月3日零时起,和平区解除参照防范区和部分防范区管理,同步解除交通管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font color=#666666